特点
高效率的截面研磨
IM4000II配备截面研磨能力达到500 µm/h*1以上的高效率离子枪。因此,即使是硬质材料,也可以高效地制备出截面样品。
*1在加速电压6 kV下,将Si片从遮挡板边缘突出100 µm并加工1小时的最大深度
样品:Si片(2 mm厚)
加速电压:6.0 kV
摆动角度:±30°
研磨时间:1小时
截面研磨时如果摆动的角度发生变化,加工的宽度和深度也会发生变化。下图为Si片在摆动角度为±15°下进行截面研磨后的结果。除摆动角度以外,其他条件与上述加工条件一致。通过与上面结果进行对比后,可发现加工的深度变深。
对于观察目标位于深处的样品来说,能够对样品进行更快速的截面研磨。
样品:Si片(2 mm厚)
加速电压:6.0 kV
摆动角度:±15°
研磨时间:1小时
复合型研磨仪
截面研磨
-
即使是由不同硬度以及研磨速度材质所构成的复合材料,也可以通过IM4000Ⅱ制备出平滑的研磨面
-
优化加工条件,降低因离子束所致样品的损伤
-
可装载最大20 mm(W) × 12 mm(D) × 7 mm(H)的样品
截面研磨的主要用途
-
金属以及复合材料、高分子材料等样品的截面制备
-
含有裂缝和空隙等特定位置的样品截面制备
-
多层样品的截面制备以及对样品EBSD分析的前处理
平面研磨
-
直径约为5mm范围内的均匀加工
-
应用领域广泛
-
最大可装载直径50 mm × 高度25 mm的样品
-
可选择旋转和摆动(±60度,±90度的摆动)2种加工方法
平面研磨的主要用途
-
去除机械研磨中难以消除的细小划痕和形变
-
去除样品表层部分
-
消除因FIB加工所致的损伤层
选配项
低温控制功能*1
将液氮装入杜瓦罐中,以此作为冷却源间接冷却样品。IM4000Ⅱ配有温度调节控制功能,以防止树脂和橡胶样品过冷。
常温研磨
冷却研磨(-100℃)
真空转移功能
离子研磨加工后的样品可以在不接触空气的状态下直接转移到SEM*1、AFM*2上。真空转移功能与低温控制功能可同时使用。(平面研磨真空转移功能不适用低温控制功能)。
*1仅支持带有真空转移交换仓的日立FE-SEM
*2仅支持真空型日立AFM。
观察加工过程的体式显微镜
右图为用于观察样品加工过程的体式显微镜。搭载了CCD相机的三目型显微镜能够在显示器上进行观察。也可配置双目型体式显微镜。
规格
主要内容
|
使用气体
|
氩气
|
氩气流量控制方式
|
质量流量控制
|
加速电压
|
0.0 ~ 6.0 kV
|
尺寸
|
616(W) × 736(D) × 312(H) mm
|
重量
|
主机53 kg+机械泵30 kg
|
截面研磨
|
最快研磨速度(Si材料)
|
500 µm/h*1以上
|
最大样品尺寸
|
20(W)×12(D)×7(H)mm
|
样品移动范围
|
X±7 mm、Y 0 ~+3 mm
|
离子束间歇加工功能
开启/关闭 时间设定范围
|
1秒 ~ 59分59秒
|
摆动角度
|
±15°、±30°、±40°
|
广域截面研磨功能
|
-
|
平面研磨
|
最大加工范围
|
φ32 mm
|
最大样品尺寸
|
Φ50 X 25 (H) mm
|
样品移动范围
|
X 0~+5 mm
|
离子束间歇加工功能
开启/关闭 时间设定范围
|
1秒 ~ 59分59秒
|
旋转速度
|
1 rpm、25 rpm
|
摆动角度
|
±60°、± 90°
|
倾斜角度
|
0 ~ 90°
|
*1将Si片从遮挡板边缘突出100 µm并加工1小时的深度。
选配项
项目
|
内容
|
低温控制功能*2
|
通过液氮间接冷却样品,温度设定范围:0°C ~ -100°C
|
超硬遮挡板
|
使用时间约为标准遮挡板的2倍(不含钴)
|
加工过程观察用显微镜
|
放大倍数 15× ~ 100× 双目型、三目型(可装CCD)
|
*2需与主机同时订购。冷却温度控制功能在使用时,部分功能可能使用有限。